廢銅及新成銅的作用
銅是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金屬,也是最古老金屬之一,高頻率運用在我們生活中,但是銅使用時間久了以后就會成為廢銅,當然,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,廢銅不再不丟棄,而是可以回收二次利用。
在所有金屬中關于銅的循環再生性能是的,尤其在產品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都可回收再生,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"再生銅",實際上就是指廢銅的回收利用.廢銅按其來源分為兩類,一類是新廢銅,即工業生產中產生的下腳料和廢品音頻線,另一類是舊廢銅、雜銅.一般來說,用于再生的廢銅中新廢銅占一半以上,而廢雜銅經過再加工有大約三分之一以精銅的形式返回市場,另三分之二以非精煉銅或銅合金的形式重新使用。
化學法去污導致交叉污染的可能性高,尤其是為了二次廢物產生量時,或采用循環去污時,交叉污染的可能性更大。實施化學法表面去污時,由于要使用各種不同的化學試劑和相應的專用設備及動力,因此,需要相當的運行費用支持。
將雜質多的廢銅進行去雜處理,然后熔煉出金屬銅。廢銅很多情況都會含一些雜質成分在里面,所以一般對于廢銅的初步處理是采用除雜的方式。除雜后,會得到純度更高的金屬銅,再挑選出適合熔煉的物質,最終就會提煉出極為稀有的銅物質。
對于雜質含量較少的廢銅直接采用干燥燃燒處理,得到高純度銅金屬。廢銅也有含雜質較少的情況。像這種廢銅就可以直接將里面的可燃物點燃,然后把廢銅里面的水分去干,里面的可燃物也會隨燒熱時長而慢慢消失,剩下的物質就是高純度的金屬銅。
純銅:中國俗稱‘紫銅’,日本與臺灣俗稱‘紅銅’,常見牌號:T1、T2、T3、TU1、TU2;特性:導電用;常見用途:電器開關、電機線圈、電子零件、空調管路、軟焊槍頭;
黃銅:含鋅(ZN),常見牌號:H59、H62、H65、H68、HPb59-1(易切削黃銅);特性:強度較高、耐磨、耐水汽腐蝕;常見用途:建筑五金、熱交換器管、泵、動力汽缸與襯套、軍需品;
白銅:含鎳,白銅是以鎳為主要添加元素的銅基合金,呈銀白色,有金屬光澤,故名白銅。銅鎳之間彼此可無限固溶,從而形成連續固溶體,即不論彼此的比例多少,而恒為α--單相合金。當把鎳熔入紅銅
里,含量超過16%以上時,產生的合金色澤就變得潔白如銀,鎳含量越高,顏色越白。白銅中鎳的含量一般為25%;常見牌號:B19、B25、BFe10-1-1、BZn15-20、BA13-3;特性:室溫下物理性能穩定;常見用途:醫療器具、精密儀器、熱電偶、鐘表零件、眼鏡架;
|